close
不是要翻譯這兩位的作品,只是讀過這兩位在日本文學界號稱「文豪」的原作之後,讓我有很深的感觸─我不喜歡森鷗外。雖然我讀過的作品也不過只有漱石的「吾輩は猫である」第一篇和鷗外的「舞姫」而已,可是卻以足以讓我深深感受到這兩位文豪之間的差異了。
讀完原作之後再去比較這兩個人的話,更能體認到他們之間有很多完全相反的地方。基本上,我覺得把鷗外稱為「文豪」好像有點太高估他了,因為他寫的東西根本一點都不有趣。鷗外是有錢人家的小孩,頭腦很好,從小開始接受貴族教育,14歲就進入了現在的東京大學醫學部,19歲畢業之後擔任陸軍軍醫,然後22歲時被派去德國留學。「舞姬」的女主角艾莉絲就是他在德國柏林留學的時候認識的。
說鷗外是個天才或許也不為過吧。身為文學作家的同時,又是醫生又是科學家,還會德文和法文。不過也就是因為他幾乎什麼都會、樣樣精通,文學上的造詣自然不如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寫作上的漱石吧。鷗外的「舞姬」裡面,充滿了理性分析的思考,似乎感受不到什麼人性。最後寫到為了功名,為了完成國家賦予他的使命,把同居的舞孃艾莉絲和她肚子裡的孩子丟棄在德國,一個人回日本的時候,那好像只是在「陳述一件事實」的口氣,讓我覺得很生氣。不過,也許只是我太感情用事了吧。文學歸文學,性格歸性格,「舞姬」能夠出現在日本高中的國語教科書裡,自然有它文學上的價值在。但是,知道鷗外是個這麼冷酷無情的人之後,我怎麼樣也無法喜歡他。下星期上台報告的時候,看我怎麼"修理"鷗外吧。
PS.摘錄自6/1日記內容:
把舞姬仔細讀過一遍之後,發現我誤會鷗外了。因為拋棄艾莉絲的不是鷗外,而是小說中的男主角"太田豐太郎"。沒辦法嘛,誰叫他把豐太郎這個人物設定的跟自己那麼像。不過話說回來我也滿白痴的就是了。
可是呢,鷗外能夠寫出「舞姬」這篇驚天動地的代表作,背後也不是沒有原因的。鷗外回日本後沒幾天,馬上就有一位名字也是"艾莉絲"的德國女性漂洋過海來日本找他。不過,鷗外的家人怕這位女人壞了鷗外的前途,派人用錢在橫濱港就把艾莉絲打發走了。書上寫說,這位親自跑來日本艾莉絲,很可能是鷗外在柏林留學時的「契約妻」。而「舞姬」的主角設定,就是以鷗外本人和這位艾莉絲為模特兒。當然啦,小說情節是不是跟現實符合,就留給讀者自由想像囉。
明治時代的日本國費留學生還附有「契約妻」?而且還是當地的洋妞?真是過太爽了。
反觀去英國留學的漱石,跟在德國如魚得水的鷗外的際遇可以說有如天壤之別。到了倫敦,因為交通工具太多太複雜,不知道怎麼搭,每天就是拿著地圖晃來晃去、用彆腳的英文問路。因為買書花掉很多錢,沒有錢好好吃飯,後來變得有點自閉、歇斯底里,還把寄宿的老婆婆給揍了一頓,最後鬱鬱寡歡地回到日本。漱石不像鷗外那樣可以同時把很多事做好,所以放棄了東京大學的英文老師教職,選擇了朝日新聞社(當時的朝日新聞是類似"壹週刊"那種八卦雜誌社,不是像現在的大報社,所以很多人都不敢相信。),專心致力於寫作。漱石的小說的「想像力」之豐富,是鷗外無法相比的,所以讀起來有趣多了。
漱石是窮人家的小孩,而且還是別人的養子,能夠受到高等教育可以說完全是他自己的努力,不像鷗外是被「送」進去「訓練」出來的。我覺得這一點應該是造成他們兩個人的文章之所以如此不同的最大原因吧。
讀完原作之後再去比較這兩個人的話,更能體認到他們之間有很多完全相反的地方。基本上,我覺得把鷗外稱為「文豪」好像有點太高估他了,因為他寫的東西根本一點都不有趣。鷗外是有錢人家的小孩,頭腦很好,從小開始接受貴族教育,14歲就進入了現在的東京大學醫學部,19歲畢業之後擔任陸軍軍醫,然後22歲時被派去德國留學。「舞姬」的女主角艾莉絲就是他在德國柏林留學的時候認識的。
說鷗外是個天才或許也不為過吧。身為文學作家的同時,又是醫生又是科學家,還會德文和法文。不過也就是因為他幾乎什麼都會、樣樣精通,文學上的造詣自然不如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寫作上的漱石吧。鷗外的「舞姬」裡面,充滿了理性分析的思考,似乎感受不到什麼人性。最後寫到為了功名,為了完成國家賦予他的使命,把同居的舞孃艾莉絲和她肚子裡的孩子丟棄在德國,一個人回日本的時候,那好像只是在「陳述一件事實」的口氣,讓我覺得很生氣。不過,也許只是我太感情用事了吧。文學歸文學,性格歸性格,「舞姬」能夠出現在日本高中的國語教科書裡,自然有它文學上的價值在。但是,知道鷗外是個這麼冷酷無情的人之後,我怎麼樣也無法喜歡他。下星期上台報告的時候,看我怎麼"修理"鷗外吧。
PS.摘錄自6/1日記內容:
把舞姬仔細讀過一遍之後,發現我誤會鷗外了。因為拋棄艾莉絲的不是鷗外,而是小說中的男主角"太田豐太郎"。沒辦法嘛,誰叫他把豐太郎這個人物設定的跟自己那麼像。不過話說回來我也滿白痴的就是了。
可是呢,鷗外能夠寫出「舞姬」這篇驚天動地的代表作,背後也不是沒有原因的。鷗外回日本後沒幾天,馬上就有一位名字也是"艾莉絲"的德國女性漂洋過海來日本找他。不過,鷗外的家人怕這位女人壞了鷗外的前途,派人用錢在橫濱港就把艾莉絲打發走了。書上寫說,這位親自跑來日本艾莉絲,很可能是鷗外在柏林留學時的「契約妻」。而「舞姬」的主角設定,就是以鷗外本人和這位艾莉絲為模特兒。當然啦,小說情節是不是跟現實符合,就留給讀者自由想像囉。
明治時代的日本國費留學生還附有「契約妻」?而且還是當地的洋妞?真是過太爽了。
反觀去英國留學的漱石,跟在德國如魚得水的鷗外的際遇可以說有如天壤之別。到了倫敦,因為交通工具太多太複雜,不知道怎麼搭,每天就是拿著地圖晃來晃去、用彆腳的英文問路。因為買書花掉很多錢,沒有錢好好吃飯,後來變得有點自閉、歇斯底里,還把寄宿的老婆婆給揍了一頓,最後鬱鬱寡歡地回到日本。漱石不像鷗外那樣可以同時把很多事做好,所以放棄了東京大學的英文老師教職,選擇了朝日新聞社(當時的朝日新聞是類似"壹週刊"那種八卦雜誌社,不是像現在的大報社,所以很多人都不敢相信。),專心致力於寫作。漱石的小說的「想像力」之豐富,是鷗外無法相比的,所以讀起來有趣多了。
漱石是窮人家的小孩,而且還是別人的養子,能夠受到高等教育可以說完全是他自己的努力,不像鷗外是被「送」進去「訓練」出來的。我覺得這一點應該是造成他們兩個人的文章之所以如此不同的最大原因吧。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